当前位置:主页 > 分析研究 > 行业透析 >

杨大筠:中国时尚产业的《第四代消费时代》

2017-12-21 09:38

作者:杨大筠

来源:中国服装网  

  根据中国消费现状,目前主流消费者正在第三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将打破了对洋品牌的迷信,逐步回归理性消费,不再愿意为洋品牌溢价买单,更加追求性价比乃至性能比!

  中国的消费群体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趋势迭代更新变化差异巨大,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增长趋缓,消费人群阶层的“固化”,消费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市场区隔开始细分,主要是收入差距、教育水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1亿的中产阶级日渐成为提升消费主流,企业做品牌必须关注消费人群,可以将中国社会的消费变迁分为4个阶段。

  热情的消费来自不同时期

  第一阶段是70-80年代,中国社会刚刚开始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物质需求旺盛,但是,只有少数人能追求西洋化的现代生活,大家对洋品牌崇尚至极。许多本土品牌也在取名字或者品牌出身等方面,想方设法迎合这种消费,结果是山寨品牌遍地开花。这个阶段的竞争重点就是制造能力,速度和规模决定企业赚钱的能力,至于品牌还不是企业和顾客关注的焦点,企业老板需要胆识就能获取巨大利益,混遁初开的市场需求过于旺盛,机会遍地的时代。

  第二阶段是90年代-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家家户户开始大量消费,买房买车买家电,购物倾向于“贵的就是好的”。这是奢侈品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不仅仅国外品牌,包括本土品牌也是大卖特卖,中国现在纺织服装上市公司都是这个阶段快速成长起来的,并且开始奠定了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这个阶段从“数量型”开始向“质量型”消费过度,消费者开始关注品牌和设计风格,价格在这个阶段远不会影响购买量,企业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了批发到专卖,数量到品牌的过程,仅仅只是10年,中国的品牌企业就走过了西方国家50年的阶段历程,这是奇迹但也是历史赋予的机遇。

  不同阶段消费需求差异较大

  第三阶段为2010年-2017年,中国经济进入过剩和转型升级的转折点,反腐败让奢侈品和国内高端品牌销售出现大幅滑坡,经历了清库存、线上电子商务等努力,随着个人消费的崛起,中产阶级发育壮大,人们消费时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别化,对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消费呈现两极分化,年轻的消费群体消费更偏重国际化,60后、70后除了高收入人群,对本土高端品牌需求比较稳定。这个阶段也是国内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时期,消费方式对传统实体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企业的产品分销、品牌推广日益互联网化,这是阶段的特点是混乱、适应到融合,大部分国内品牌已经熟悉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国际品牌在此方面奋起直追,竞争的重点还是在于对电子商务的掌控能力。

  到了第四阶段,即2018-2025年,消费者们返璞归真,开始追求舒适、极简和高性能比。互联网推动消费的增量红利逐步消失,人工智能、大数据极大的提高了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效率”,同时,也让企业之间的技术提升的能力“趋同”,技术不在会成为超越对手的核心手段,技术创新的普及让企业应用成为“常态”,这个阶段的竞争优势绝对体现在“创意”,“原创的能力”会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每个品牌都需要展现自身的不同价值,但互联网让创意缤纷多彩,却给了每次创意更短的“生命周期”,大数据、人工智能只是提升了企业内部的“效益”,而“创意”打开了市场更大的“需求”,这个阶段必将淘汰那些根本不懂时尚,完全不相信生活方式的“土豪”企业,但奢侈品市场格局不会太大变化,在年轻人期待的高性价比、个性化市场必然充满了活力和激烈的竞争,想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很困难,这个市场“百年品牌”的想法可怕会让年轻消费者“贻笑大方”,“善变应万变”恐怕是未来时尚的“主题曲”。

  换句话说,当世界各国中产阶级崛起为消费主力时,一般都伴随一个现象:那就是国民本土文化崛起,国民自信心增强,消费者将更愿意为本土品牌、本土创新买单!但必须注意️的是:全球化的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会共存共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未来是中国的世界,未来时尚是否是中国的时尚,我们需要努力。

  专业、专注才能看见未来

  根据中国消费现状,目前主流消费者正在第三阶段发展。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将打破了对洋品牌的迷信,逐步回归理性消费,不再愿意为洋品牌溢价买单,更加追求性价比乃至性能比!国际品牌也在本土化抓住需求大打中国文化,所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