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才与院校 > 人力资源 >

微博招聘 140字也能出奇效

2011-06-16 00:00

作者:

来源:

 

  虽然还没有用“微博”聘用专业人才的成功案例,但SOHO中国的HR俨然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卢伟认为,“微博”快速传播的优势非常明显,只要不那么“功利”,效果将是长远的。 

  “新事物要接受,会惊喜不断的。” 这是2 0 0 9 年1 0 月1 2日,卢伟在新浪微博上的第一个留言,而那时,新浪微博内测仅开通两个月左右。作为SOHO中国的人力资源总监,卢伟显然是带着好奇走进来的。那时的她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时间,她的私人微博就成为了企业的招聘工具之一。

  “潘总(潘石屹)一直是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公司当时不少人都感觉很新鲜,我就申请了一个账号,但只是随便发了几句言,没有用心维护,更谈不上粉丝和影响力了。”卢伟表示。

  而之后的一年,在SOHO基金会投入的“儿童美德工程”和“阳光学子工程”中,新浪微博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参与了两次活动,在活动现场的大屏幕上,有微博在线滚动直播,潘石屹和线上网友互动,火热的气氛感染了卢伟,她也突然意识到,140字的微博或许可以派上新用场。

  当时公司在上海新增了若干项目,需要在短时间内招募到大量的专业化人才。SOHO中国的招聘规定是,招聘员工不超过一个月,经理级别的不超过两个月到岗,但是对于地产企业,招聘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很短缺,对于我们这样的上市公司,很多项目在收购前期是要求保密的,收购期间也存在很多风险,这样我们就很难做出准确的人才储备,而一旦项目确定了,就要求人员要立刻上马,给我们留的时间很短,这对HR提出了巨大挑战。”卢伟表示。

  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招聘信息的传播,SOHO的HR的同事开始考虑尝试用微博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卢伟意识到自己的粉丝数量无法造成更好的影响力,便请潘石屹帮助自己转发公司大举进军上海,邀请专业人士加盟的微博。这之后,卢伟微博的粉丝数量从个位数迅速跃升为千位,那条微博也成为迄今为止卢伟微博被留言和转发数量最多的一条。

  但第一次试水的效果却让卢伟不甚满意。公司希望招募到设计、工程管理、预算和财务等相关的专业人才,但给出反馈的主要是一些应届毕业生,甚至是在校生,他们的经验远远无法满足SOHO的需求。而且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卢伟只能粘贴招聘的JD链接,但回复者询问应聘条件的还是很多,卢伟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去一一解答。

  于是,HR部门决定“将计就计”,既然网上的年轻人更活跃,不如利用一些活动, 来吸引其中的最优秀者。于是,SOHO特别设计了“毕业想去SOHO”的活动,请学生就此设计出活动主题,在140字的范围内讲清楚。之后,卢伟收到了80余份设计申请,HR从其中挑选出20多位,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话题访谈,比如,如何更好地来设计公司目前已经上线的社区互动网站,通过这些方式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这样的讨论也算是学生的初试。

  “一些学生的策划很有意思,让我发现网络上确实藏龙卧虎,他们会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他们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是希望更多的是去了解他们,考察其综合能力。”经过多次筛选,最终,“毕业想去SOHO”活动选出了一位毕业生,她毕业后将正式加盟SOHO中国,这也成为卢伟用微博招聘以来的第一位成功者。

  事实上,“毕业想去SOHO”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牵扯了HR的工作精力,活动进行完毕后,卢伟还是希望将微博重新聚焦到企业关心的人才库中,用有意思的活动吸引更大范围的网友。比如之后的他们设计了“我爱SOHO 暖通”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奖推荐等活动,旨在吸引专业人才,或者在一定的领域制造影响。

  从微博的试用者到使用者,卢伟为与外界的沟通渠道打开了新的思路,在人力资源业界,微博在招聘上的功用也使她获得“微博招聘第一人”的称号。

  卢伟表示,“称号我并不在意,我不是网络狂人,微博暂时不可能替代传统的招聘形式,但是经过试用,我们也开始用更开放的心态对待新兴网络工具,不太功利地把它专门作为某些用途。从广义范围来看,微博这个渠道的传播速度特别快,在这里可以进行企业品牌的推广,让人们了解SOHO的企业文化,这个效果将是长期的。”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