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才与院校 > 人力资源 >

职场冲突如何处理?

2012-11-01 00:00

作者:

来源:


  职场上的冲突,绝大多数无非是地盘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有利益,就有动机;有动机,就有行为;有行为,就有痕迹;有痕迹,就可以推导出经验公式,对攸关方的思路和行为模式做预测。不怕有冲突,怕的是对冲突的处理无原则、无目标、无方法。 

  洒家刚坐上部门经理的位置,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手底下也有几个人。某天中午时分给其中一个下属布置了项信息查询与分析的任务,说好第二天下班前交作业,然后就去吃饭了。饭后刚回到公司,另外一个部门的女同事就上门来说要找洒家谈谈,请她落座后正想问要谈什么事儿,女同事一下子哭了出来。

  一时间,手足无措。想了一下,把纸巾盒递了过去,然后默默地等。

  见哭声渐止,洒家问:“能说说是什么事儿吗?”

  女同事拿出一张打印出来的电邮,开始哭诉:“你得管管那个谁!太不象话了!居然给我发这种电邮。”拿过来一看,写得如电报般简短,有分教:【你脑子不要抽筋好吧】。登时就糊涂了:这是提醒?建议?忠告?抱怨?威胁?于是请她详细说说原委。

  事情是这样的:下属那个谁接到任务后,尽管知道第二天下班才交作业,但觉得查询任务比较繁重,又需要分析,因此决定利用午饭时间抓紧工作。公司严格管控能上网电脑的数量,普通员工自己桌上的电脑都不能上网,只能用公共电脑,整个楼层就一台。那个谁原以为午饭时间没人用,去了一看才知道女同事在上网,于是问能否让他先用,女同事不同意,那个谁又着急,一来二去就呛了起来。那个谁工作未果,午饭也耽误了,越想越生气,就发了上述电邮。

  这些事实,洒家是听了俩人的叙述后勾勒出来的。女同事哭诉完毕后第一时间,洒家问她:“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女同事说:“我要他向我道歉,否则我就向人事部门投诉。”洒家说:“好,既然你先来找我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按照我的方式来办,我把那个谁叫进来,大家一起谈谈,你没意见吧?”她同意了,洒家于是把那个谁叫了进来,交叉查询,知道了基本事实。

  双方对事实确认无误后,洒家要求下属那个谁郑重向女同事道歉。那个谁倒也痛快,没什么废话,道歉的措辞也很诚恳。女同事终于息怒,接受了道歉,袅袅婷婷地走出了洒家的办公室。

  洒家让那个谁关上门,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开始数落那厮:你丫脑袋才抽筋了吧?发什么狗屁电邮?落到书面上,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想耍赖都没机会?你丫肚脐眼儿吹喇叭——怎么响(想)的?平时办事儿挺机灵的,怎么在这种事情上这么糊涂?得亏这事儿这样就了了,真捅到人事部去得多多少麻烦?……
  
  多年后,洒家才知道,那个谁和那位女同事当时在搞男女关系,同居了,头天晚上在家就闹别扭,怨气一直带到了公司,才演了这么一出。

  幸亏这个事实是那个谁自己亲口告诉洒家的。这要是从别人那里听到,以洒家当年的低劣管理素质和火爆脾气,可能上去就是一记耳光。那事儿可就大了(今天想想,确实后怕)。

  这是洒家第一次处理职场冲突  - 平级之间的。当事人之间有私情,可能是个比较罕见的非系统性事件,但无损处理的原则和方式。后来洒家处理过很多次类似的职场冲突,这些原则和方式基本都适用。简单说来,作为上级:

  1.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理智平和是第一要务;
  2.控制事态不要扩大,该止损止损,该补救补救,先别急着追究责任,更别急着摘清自己;
  3.交叉查证,获知事实,就事论事,秉公处置(公司规章制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遵从常识),切记避免评论个人(尤其不要对当事人的人品和职业操守妄作判断);
  4.公开处理,赏罚分明,不包庇,不姑息
  (还记得和谐老板的标签吗?公正是必须的。一时一地的护短也许能让下属对你产生感激之情、依赖之意,但长久看会毁了你的名声,和下属的前途);
  5.自己该承担什么责任,不要逃避(领导力是通过承担责任来体现的,你有担当,下属才有安全感)。

  接下来的第二个案例,并非洒家亲身经历,而是在坐上了总监位置后参加领导力培训时听来的。事实与情形是这样的:
  1.你是公司主要负责人之一……就算是总裁吧;
  2.你一个特大客户的老板托你帮孩子安排实习,你让这孩子在总裁办实习仨月;
  3.某天你老板打电话找你,你碰巧不在,是那孩子接的电话;
  4.那孩子听到你老板的姓氏后坏笑不已(比如姓焦、姓苟、姓操),激怒了对方;
  5.你老板找到了你,要求你严肃处理此事。
  在不扇那孩子和你自己耳光的情况下,你该怎么办?

  一起来答题吧诸位。 

  提示:你可以根据前文所述“老板类型图”确定一下自己是哪种风格,然后以你现在的老板为基准,找准他(她)的类型,再根据上面说的几条原则,设定处理目标、方式和路线图,然后执行看效果。

  小结一下:职场上的冲突,绝大多数无非是地盘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有利益,就有动机;有动机,就有行为;有行为,就有痕迹;有痕迹,就可以推导出经验公式,对攸关方的思路和行为模式做预测。最高境界,当然是一片和谐,没冲突,但这是做梦。

  不怕有冲突,怕的是对冲突的处理无原则、无目标、无方法,最后只有诉诸语言甚至拳脚的暴力——搁美国那种三亿国民两亿枪的地方,就是职场血案了。

  陈道明老师早就说过:有冲突,说明有分裂。拿剑把他们都砍了,就和平了。(A01)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