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才与院校 > 人力资源 >

不要老想着人口红利

2013-09-17 00:00

作者:

来源:

 

  《中国青年报》一项题为“你对延迟退休持什么态度”的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2.3%的受访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态度。延迟退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养老成本的压力,延迟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再配合放开二胎政策,解决养老的同时,增加社会劳动力供给,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一种理想模式,延迟退休与闹得沸沸扬扬的放开二胎政策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仍在寄托人口红利。

  可以说,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奇迹,很大一个程度不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基础上,而大部分靠的就是这种简单的人口红利。这个人口红利,有两层意思,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二是庞大的消费人群。第一个好理解,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投资和出口基本靠的就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出口,几亿条牛仔裤换一架飞机。但是,这种人口红利是不可为继的。首先,人多了消耗就大。中国目前的资源总量难以支撑这样的消耗。其次,是这种人口红利是低门槛的,只要有人,任何国家都可以复制,甚至更低,为什么现在世界工厂不再是中国而变成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的人力成本更低。

  那么,是不是没有人口红利经济发展就会难以为继?我们可以看看日本,1967年日本有1.2亿人,2004年日本有1.2779亿人,近40年基本都是零增长,预计到2046年日本人口只有9908万人,回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那么,日本在1964年到2004年之间经济没有发展吗?答案是相反的,日本经济在这40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与质量、科技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都达到了空前水平。现在的日本,是全球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前沿科技发达水平不在美国之下,大大超过欧洲和中国。

  从长远看,寄托于人口红利,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想法。按官方统计口径,中国目前已经有13亿多人,按现有耕地和其它资源储备看,这个人口基数已经是接近极限了,特别是耕地,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排在全球120位以后,人均林地面积排在全球80位以后,人口红利来了,经济是可以继续发展了,但代价是继续消耗大量的资源。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中国的GDP总量全球翘楚,但人均却在一百位以后?为什么现在都不好意思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来赞美自己了,人口众多是分母,地再大物再博,分母大了一除就什么都没有了。

  因此,从长远考虑,我们应该寄托的是改革红利,而不是人口红利,以人力资源降低为突破口的思想必须改变,应该是以科技创新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的二次奇迹,也应该是一种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释放生产力的奇迹,而不应该是以粗放式的简单靠投资、靠低廉劳动力成本去发展。长期以来,我们过分依赖人口红利,造成的结果是拉动经济的几种模式已经走到绝路,我们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多高?按2012年中国出口比重看,服装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仍占50%,机电产品虽然增长迅速,但主要出口地区仍是不发达地区,这说明什么问题?中国有多少高精尖产品可以占领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

  如果我们再最后看看所谓内需需要人口红利来支撑的说法,则更站不住脚。内需靠的是单纯的人多还是消费能力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早在1978年,全国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例为67.6%,而到了2008年,该数据却降为32%。人再多,没钱怎么消费?而人多了,全社会分配到每个人的财富相应就会减少,怎么去刺激消费?

  做大还是做精?如何以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如何在最低限度消耗资源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情况下实现深层次的改革?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人口红利可以解决的。(A06)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