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行业信息 >

中国服装协会关于受新冠肺炎影响服装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之三)

2020-03-14 20:25

作者:产业部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和企业复工进展,中国服装协会于3月9日-10日在会员企业范围内开展了第三阶段服装企业复工情况问卷调查。截止3月11日10点,协会累计收到328家企业和10家产业集群的有效问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全部反馈企业的77.8%,制造企业和品牌企业分别占67.4%和32.6%。从反馈信息来看,服装行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向好,企业复工率和复工人数持续提升,用工短缺、产业链复工不同步、交通物流受阻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因素,而市场需求低迷、销售渠道不畅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生产运营的首要问题。现将反馈信息汇总如下:

  一、生产经营恢复情况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93.3%企业已经复工,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的80.1%,企业复工率和复工人数占比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的比例分别比上期提高12.5和13.8个百分点。另外,仅有6.7%的企业由于政府限制开工、招工难订单少等原因暂未复工,而位于重点防控省市的服装企业未有明确复工计划。

图片.png

图1 调研企业复工复产进展情况 (备注:2.9-2.20、2.27-2.28、3.9-3.10分别表示三次调研时间,下同)
  1、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复工率分别为92.3%和90.4%,比上期提高14.4和21.5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复工比例依然高于中小型企业,复工率达97.0%。

图片.png

                    图2  不同规模企业复工情况
2、从企业类型来看,受工人返岗不足以及人员密集导致的防疫管理难度大、防疫物资采购困难等因素影响,制造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明显慢于品牌企业。有91.0%的制造企业已经复工,复工率比上期提高10.1个百分点,有98.1%的品牌企业复工,复工率比上期提高17.5个百分点。

图片.png

图3  不同类型企业复工情况
  3、根据三个阶段的调研数据,复工人数占正常用工人数70%以上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5.9%、43.8%和63.7%,表明随着疫情有效防控,服装企业返岗人数持续增加。第三阶段调研中,有38.5%的企业复工人数占正常用工人数的90%以上,19.3%的企业实现全面复工,仅1.9%的企业复工人数比例低于20%。

图片.png

图4 服装企业复工人数比例情况
  4、连续三次参与调研的10家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复工企业比例和复工人数比例持续提升,表明产业集群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第三阶段调研中,10家产业集群的平均复工企业比例和平均复工人数比例分别达83.6%和60.9%,大部分产业集群有超过90%的企业已经复工,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全部复工,复工人数相对较好。

图片.png

图5  服装产业集群复工情况

  二、企业复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市场需求低迷、销售渠道不畅是当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6.0%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市场需求低迷、订单取消或减少等原因导致压力巨大,国内订单大幅减少的同时,受国外疫情影响出口订单下滑、物流受阻,严重影响了服装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进程;同时有23.8%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线下实体门店销售停滞、订单延期违约而导致的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十分明显,2019年秋冬库存积压,2020春季货品上新被迫终止,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企业营收骤然下滑,经营压力急剧加大。
  其次,用工短缺、产业链复工不同步、交通物流受阻依然是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有34.1%的调查企业反映用工短缺、工人返岗困难;26.8%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工不同步导致原辅料供应不足、价格上涨,虽然交通物流有所改善,但仍有11.1%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跨省跨地区交通物流通行障碍造成供应链阻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
  此外,防护用品采购困难、客户沟通受限也是行业当前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2%的调查企业反映存在防疫用品采购困难、缺乏专业人员指导等问题,特别是复工后疫情防控压力愈加凸显;6.5%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展会和订货会不能按时召开,与客户沟通受限导致订单无法正常承接,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图片.png

                   图6 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关于当前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几点建议

  这次疫情,对我国服装产业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容置疑,同时也会像其他重大事件一样,对时尚产业的历史性变迁和重构注入新的因子。行业企业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到疫情对产业发展所带来影响的严重性,另一方面要提升发展的信心和主动性,从危机寻机会,从内部找方法,通过防疫、复工、转型三步曲,积极推进产业经济的恢复,并借机进一步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第一,加强产品创新,挖掘市场潜力,进一步推动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当前,虽然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这导致内需市场还未全面恢复活力的同时,出口市场前景也存在较高不确定性。面对这种形势,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春装营销力度,积极调整、部署夏装乃至整年企业运营计划,重点做好研发工作,适应疫情之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度,以牢牢把握产品创新这一行业本质。同时,内销企业要积极开拓线上新渠道,加强线上销售体系运营,加快线下门店数字化整合与升级,通过开发直播电商、小程序电商、网红微商、社群营销等新模式,与消费者建立多维连接,激发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出口企业要积极与客户沟通,通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线上参展等贸易新业态,以及海外仓建设等方法,进一步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提升国际市场发展能力。
   第二、加快协同发展步伐,进一步构建行业创新体系。行业企业历经这一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积累的产业基础和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面对下一步的创新发展,一方面,单体企业要加强精益管理、精益制造、设计创意、艺术审美、商品企划等本源性工作,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同时,要通过技术、人才、信息平台建设等新模式,采用数据、人才、车间、设备共享等新方法,以及“云设计”、“云制造”、“云工厂”、“云仓”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持续提高企业间网络融合密度和交流水平,减少交易成本,加速产业协同步伐,进一步形成品牌企业和制造企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密切合作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第三、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行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面对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重大影响,行业企业要加快产业结构、商业模式、组织方式、人才发展等领域变革的同时,尤其是要紧紧把握住数字化经济转型的机会,加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运营,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和延伸,提升产业柔性化制造水平以及配置资源和产业集成创新的能力,推动产业逐步走向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和运营,在全球服装产业格局中构建起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新优势。



分享到:


相关新闻